兰亭集序,千古绝唱的诗意解读,千古绝唱兰亭集序,原文解读与诗意翻译,诗意,第1张

《兰亭集序》乃东晋时期书法大师王羲之的巅峰之作,被誉为“书坛第一行书”,此篇序文不仅彰显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造诣,更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,成为千古绝唱,本文将引领读者深入《兰亭集序》的原文,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并对其诗意进行翻译。

兰亭集序原文

永和九年,癸丑岁,暮春之初,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以修禊事,此地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,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

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
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,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,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,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之矣,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,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

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,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,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,悲夫!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,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!

兰亭集序诗意翻译

永和九年,癸丑年,暮春之初,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相聚,举行修禊仪式,此地山峦起伏,绿树成荫,清澈的溪流环绕左右,我们以流水为酒杯,依次坐下,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况,但一杯酒、一首诗,也足以畅叙幽情。

那天,晴朗,气候宜人,仰望宇宙的浩瀚,俯瞰万物的繁盛,足以开阔视野,尽情享受视听之乐,实在令人愉悦。

人之间的相处,不过俯仰之间,有的人在室内悟道,有的人在室外放浪形骸,虽然兴趣各异,但当他们沉浸在所爱的事物中,短暂地得到满足,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,等到他们厌倦了所追求的事物,情感随之变迁,感慨便产生了,过去所爱的,转眼间已成为往事,仍然不能不因此而感慨,何况人生短暂,终将走到尽头,古人说:“死生也是大事。”怎能不感到悲痛呢!

每当看到古人感慨的原因,似乎都与我们有共鸣,不禁感慨万千,无法言喻,固然知道生死都是虚幻的,将生死等同是妄作,后人看待今人,也如同今人看待古人,可悲啊!人生在世,应该正直,不正直的人侥幸免于祸患,如果我们从变化的角度来看,那么天地间的一切都不能维持一瞬;如果我们从不变的角度来看,那么万物与我们都是无尽的,又何必羡慕呢?

《兰亭集序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千古绝唱,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和诗意翻译,我们不仅领略了王羲之的书法技艺,更感受到了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,这篇序文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,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风雅情怀,在今天的我们看来,依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 作者:清风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dnhjvoc.com/post/253.html发布于:2025-07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