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陈情表》,亦称《陈情疏》,乃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致后主刘禅的恳切奏章,此篇奏章以其炽热的情感、深邃的哲理与精湛的文采,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璀璨明珠,本文将为您展示《陈情表》的原文及翻译,带领您领略李密忠义之情的千古绝唱。
陈情表原文
臣密陈:吾自幼遭逢厄运,早年便承受了人生的风霜,自出生后不久,慈父便离我而去;四岁那年,舅舅强改母志,祖母刘氏,怜我孤苦,亲自抚养,我自幼多病,九岁尚不能行走,孤苦伶仃,直至成年,无伯叔,无兄弟,家族衰微,晚年始有子嗣,外无至亲,内无应门僮仆,孑然一身,形影相吊,刘氏之不幸,殆天数也。
臣之困苦,非独蜀中人士及二州牧伯所共知,亦为天地神明所见证,愿陛下以讨贼兴汉之大任委于臣,若不果,请治臣之罪,以告慰先帝之灵,若无振兴德行之策,则请责备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疏忽,以昭其过;陛下亦宜自省,咨询良策,审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训,臣不胜受恩感激。
陈情表翻译
臣李密陈述:我自幼便遭遇不幸,早早地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,出生后不久,慈父便弃我而去;四岁时,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的意志,祖母刘氏,怜悯我孤苦伶仃,亲自抚养我,我自幼多病,九岁尚不能行走,孤独无依,直至成年,无伯叔,无兄弟,家族衰微,晚年才有子嗣,外无至亲,内无应门僮仆,孑然一身,形影相吊,刘氏之不幸,似乎是天意。
我的辛酸困苦,不仅为蜀中人士及二州牧伯所共见,亦为天地神明所鉴,愿陛下将讨伐敌贼、恢复汉室的重任交付于我,若未能达成,请治我之罪,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,若无振兴德行的良策,则请责备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人的懈怠,以昭其过;陛下亦宜自省,咨询良策,审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训,我深感荣幸与感激。
《陈情表》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,展现了李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,这篇奏章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历经千年,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成为文化的瑰宝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 作者:清风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dnhjvoc.com/post/224.html发布于:2025-07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