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燕歌行》乃唐代诗人高适所作之边塞诗篇,以其豪放不羁的笔触与深沉厚重的情感,跻身于古代边塞诗的璀璨星河,成为其中的佼佼者,以下为《燕歌行》的原文及深入赏析。
原文:
燕歌行
唐·高适
汉家烽火照东北,汉将离家征讨残敌。 男儿当自重豪迈,天子特赐荣光显。 击鼓悲歌壮士志,锦衣铁甲骑渡辽。 从军十载未归家,家书如金重千钧。
秦月汉关今犹在,长征战士未还乡。 若使龙城飞将出,胡马不敢越阴山。
赏析:
《燕歌行》开篇“汉家烽火照东北,汉将离家征讨残敌。”生动地勾勒出东北边疆战火连天的景象,诗人以“汉家烽火”象征边疆的战事,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边疆的荒芜。“汉将离家征讨残敌”则彰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与英勇无畏的精神。
“男儿当自重豪迈,天子特赐荣光显。”这两句诗突显了男儿本色,赞颂了将士们的豪迈气概,诗人于此处既赞美了他们的英勇,也体现了皇帝对他们的嘉奖与信任。
“击鼓悲歌壮士志,锦衣铁甲骑渡辽。”击鼓悲歌”描绘了战士们在战鼓声中悲壮的歌声,而“锦衣铁甲骑渡辽”则展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形象,这两句诗将战士们的英勇与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“从军十载未归家,家书如金重千钧。”诗人以“从军十载未归家”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,而“家书如金重千钧”则强调了家书在战士心中的无价,它既是家人的牵挂,也是战士们坚守边关的动力。
“秦月汉关今犹在,长征战士未还乡。”这两句诗以历史为背景,描绘了边塞的辽阔与战士们的漫长征程,诗人通过“秦月汉关”这一意象,展现了历史的悠久与边塞的荒凉,而“长征战士未还乡”则表达了战士们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家乡的眷恋。
最后两句“若使龙城飞将出,胡马不敢越阴山。”是诗中的点睛之笔,诗人以“龙城飞将”代指英勇的将领,表达了对将领的敬仰与期望,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和对尊严的执着追求。
《燕歌行》以其激昂的旋律与深沉的情感,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豪情,诗人通过对战争、将士、家乡的描绘,表达了对国家、民族和家人的深切关怀,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边塞诗的佳作,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 作者:清风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dnhjvoc.com/post/1393.html发布于:2025-08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