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,忧国忧民情怀的千古绝唱,茅屋为秋风所破歌,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千古绝唱及其译文解析,杜甫,忧国忧民,第1张

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杜甫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诗歌天赋,被后世尊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作中,有一首名为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的杰作,不仅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,也彰显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崇高的人格,本文将围绕这首诗的原文与翻译,深入剖析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。
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原文

八月秋高风怒号, 卷我屋上三重茅。 茅飞渡江洒江郊, 高者挂罥长林梢, 下者飘转沉塘坳。

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 忍能对面为盗贼。 公然抱茅入竹去, 唇焦口燥呼不得, 归来倚杖自叹息。

俄顷风定云墨色, 秋天漠漠向昏黑。 布衾多年冷似铁, 娇儿恶卧踏里裂。

床头屋漏无干处, 雨脚如麻未断绝。 自经丧乱少睡眠, 长夜沾湿何由彻!

安得广厦千万间, 大庇寒士俱欢颜, 风雨不动安如山!

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
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译文

八月,秋高气爽,狂风怒吼。 狂风卷起我屋顶上三层的茅草。 茅草随风飞渡长江,洒落在江边。 高的茅草挂在长林的树梢上,低的茅草飘转沉入塘坳。

南村的孩子们欺负我年老无力, 忍着痛苦面对他们,他们却像盗贼一样。 公然抱走我的茅草进入竹林, 我唇焦口燥地呼喊,却无人应答。 回来后倚着拐杖,独自叹息。

风停了,如墨色,秋天渐渐昏暗。 布被多年冷得像铁,娇儿恶卧踏裂了里层。

床头屋漏,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, 雨点如麻,不停地落下。 自从经历了战乱,睡眠就很少, 长夜潮湿,怎能熬到天亮!

何时能拥有千万间宽敞的房屋, 庇护所有的贫苦人,让他们都笑逐颜开, 风雨中不动,安稳如山!

唉!何时眼前能突然出现这样的房屋, 即使我的茅屋破败,受冻而死,也心满意足!

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解析
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这首诗,通过描绘诗人居住的茅屋被秋风的景象,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,诗中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”等句子,生动地描绘了秋风肆虐的情景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。

在诗的后半部分,杜甫通过描写自己的家庭生活,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,诗中“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”等句子,反映了诗人家庭生活的困苦,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贫富差距。

尽管生活困苦,杜甫并未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,诗中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寒士俱欢颜”等句子,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繁荣、人民幸福的愿望,这种忧国忧民情怀,正是杜甫诗歌的魅力所在。
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这首诗,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,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,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,还能领略到其卓越的诗歌才华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 作者:清风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
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dnhjvoc.com/post/399.html发布于:2025-07-11